新聞稿                                                                                                                                                                                              2024 年 3 月 5 日

 

9成青年願為港付出
共創經驗及參與感有助建立身份及希望感

sense of engagement
青少年成長期間需要建立自我身份,健康的身份有助青年過渡人生不同挑戰。在成長階段中,除了個人因素,若青少年對其居住的地、人、物抱有願景,有助他們建立自我身份。突破機構於2022年10至12月期間進行「青少年自我身份建立與參與感」研究。研究發現7成3青少年希望透過「做好自己」、社區發展等為這地付出,有別以往的參與形式(例如捐款、「幫襯」良心企業)。然而,在無助感影響下,他們對建立身份感到迷惘。研究更發現共創經驗及提高參與感有助青年建立更整全的自我身份。

研究以問卷形式收集數據。問卷於港九新界街頭訪問10-29歲青少年,成功收回1094份有效問卷。受訪男性為44%、女性則為56%,平均年齡17.8歲。

研究主要發現:
一、9成青年願為香港付出 形式主要是做好自己、社區發展

研究發現,青少年對地方的結連感高。94.1%受訪青少年「好鍾意呢個地方」,90.7%想為這地及人付出。數據顯示,72.7%有具體描述付出形式:最多是「做好自己」(22.5%,如:讀好D書、做個好人),其次是「社區發展」(13.3%,如:文化記錄、美化社區),然後是社會服務(10.3%,如:做義工)。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仍然熱衷為香港付出,而隨著社會轉變,他們的參與形式(例如捐款、「幫襯」良心企業)也因應調整。
二、逾半感無助 無助感愈高愈陷身份迷惘
研究發現逾半受訪者對想為香港付出感無助,64.5%受訪青少年認為面對現在的處境「唔知仲可以做咩」。研究同時發現,青少年對自我感到迷惘:71.6%「你想為香港呢個地方付出,但唔知可以點做」、64%認為「今日唔知聽日事,好多嘢會隨時消失」,不知如何為將來打算。透過相關度分析,青少年愈感到無助,對自我身份建立亦愈感迷惘。數據反映,當青少年想為香港付出,但又感到無助、會愈令人感到迷惘、有損身份建立。相關度分析同時發現,青少年希望感愈強,對自我身份建立迷惘感愈少。

三、共創經驗及參與感有助身份建立
參與感是指青少年感到自己在這地方有份。研究發現青少年參與感高,90.6%受訪青少年感到「呢度既人當你係一份子」;同時,他們大部份有共創經驗。共創是與別人平等地一起共同創造,82.8%經歷過「同其他人一齊諗辧法完成一件以為無可能完成既事」。研究進一步分析發現,青少年共創經驗愈多,參與感會愈高,希望感亦愈強,更能夠建立身份。可見,當青少年對這地方情感結連,且感受到別人或社會接納、重視自己,他們的自我身份才能夠健康發展。

圖片來源: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總結

突破機構事工研究及發展部研究幹事林俊杰認為,研究反映青少年大多對香港有感情,他們會按環境轉變而用不同形式為這地方付出。研究指出無力感會令青少年不知如何付出,亦使他們對自我發展感到迷惘。幸而,共創經驗及參與感能提高他們的希望感,亦讓他們健康地發展自我。共創經驗及參與感能幫助青少年建立自我,證明他者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性。當青少年感到被人重視、接納,他們會看到可能性,即使困難存在,仍然看到出路。


突破機構青年發展部團隊主管馮文傑表示,看到研究發現高達 9 成青年人願意為他們成長的地方──香港付 出,實在令人感到興奮。青年發展部因應青少年需要開展青年職志發展計劃,包括:「我知我咩料!」、「Trial and Error Lab」。計劃主要跟青年人一起探索職志發展或創作的初心,也整理自己重視的價值,回應對社區、 社群的關心並實踐出來。因為創作源自生活,是與創作者所在的地、人、物有關連,而青年人發現即使處境怎 樣改變,只要清晰知道並持守自己相信和重視的價值,然後藉不同生活實踐行動或運用手藝技巧為社區、為香 港付出,使自己的作品成為別人的祝福。他們表示這樣的經驗令他們重新發現自己的能力,也重新肯定自己的 身分,以及在這城市中自己的定位。

Marco──「我知我咩料」青年參加者,認為共創有助於青少年建立身份和發展自我。根據他自身在「我知我咩料!」計劃中的經驗,他認為獨自創作更注重於對自身的發掘,例如自身對周遭發生的事的感受和看法;而共創則更注重於如何了解和回應外界,例如在共創期間,他與創作夥伴一起探索社區後,然後利用作品去回應,當中需要彼此了解和嘗試融合大家的想法。而這個梳理的過程加深了他對社區的了解,甚至對自己的認知,所以後者更有助他探索自我。

Maggie──Trial and Error Lab青年參加者,她在進駐Trial and Error Lab前一直都是自己一個工作,不論是跟客戶溝通、找資料、製作等,有時都會自我懷疑,好像都走不出一個突破口,或沈悶得想就此放棄。但入Trial and Error Lab後,發現原來不同參加者都一起在追夢的路上,目標都非常明確,所以彼此更加了解對方的感受與難處,縱使大家的工藝不都樣,透過分享各自的觀點與經驗,令大家更能確立自己,更看得到自己的選擇正確,是有路可以繼續走下去的。



« 詳細分析結果請參閱研究報告

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