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 主頁
  • 關於我們
  • 突破最新研究
  • 菁研工作小組
  • 搜尋引擎
  • 聯絡我們
  • Search

檔案整理者陳穎姿
提交日期28/03/2015
發佈日期8/2013
研究名稱香港青年對孝的看法研究
調查、委託機構青年事務委員會、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
抽樣方法非隨機抽樣
調查方法自填問卷、小組訪問
訪問對象12-24 歲青少年及其家長
樣本數量自填問卷:3458;小組訪問:110(家長),110(學生)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研究把父母相對不孝及其他組、朋友相對不孝組與其他組、學校較少推廣孝組及其他組做統計處理。此外,所有孝心和孝行指標是p<0.001。

~ 父母對子女對孝看法的影響:86.7%受訪者認為自己的父母對祖父母經常有「孝行」,認為他們對祖父母有「孝心」共90.1%。73.7%受訪者認為希望父母對子女在孝親的要求,而父母對子女在孝親有要求(81.8%)。父母相對沒有「孝行」的孝心指標平均數為3.4,而其他組為3.8;孝行指標平均數為3.3,而其他組為4.2。與此同時,認為父母相對沒有「孝心」的子女孝心及孝行指標得分分別為3.3以及3.2,均顯著低於其他組的得分(3.8及4.2)。

~ 朋友對青年對孝看法的影響:大部份受訪者認為朋友對其父母常表現「孝行」(72.6%)和有「孝心」(75.4%)。朋友相對沒有「孝行」的孝心指標平均數為3.6,而其他組為3.8;孝行指標平均數為3.7,而其他組為4.2。與此同時,認為朋友相對沒有「孝心」的孝心及孝行指標得分分別為3.6以及3.7,均顯著低於其他組的得分(3.8及4.2)。

~ 常規教育對青年對孝看法的影響: 68.4%受訪者認為學校常推廣「孝行」以及推廣「孝心」(67.8%)。分別有31.6%和32.3%受訪者認為學校推廣這兩方面不足。認為常規教育很少推廣「孝行」的孝心指標平均數為3.6,而其他組為3.8;孝行指標平均數為3.8,而其他組為4.2。與此同時,常規教育很少推廣「孝心」組的孝心及孝行指標得分分別為3.7及3.8,均顯著低於其他組的得分(3.8及4.2)。

~ 大多數青年人認為父母是對他們對「孝」的看法影響最大(80.1%),其次為學校(11.6%)、朋友(10.7%)。
有關建議

~ 在推動孝親教育的時間,應該給予青年更清楚的理由,讓他們願意負起孝親的責任。

~ 長輩應試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以溝通取代權威施壓。

~ 不要要求子女按照以前的「孝親」為標準來盡孝,父母應訂立明確和合理的「孝行」水平,確保家長能夠灌輸所需的「孝理」,而且家長所灌輸的「孝理」是正確的。
資料來源研究報告
關注課題社會文化與價值
關鍵字考、考心

Post navigation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
Copyright © 2025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Powered by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