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研究 – 發布的表達與理解
陳競存
突破事工研究發展經理
研究說
研究發佈
過去十多年本地公共空間其中一個明顯變化,就是研究調查的公布。隨著民主選舉的發展,民意數據日益被重視。然而從研究的進行,到公眾對研究結果的獲知之間,卻非單純而客觀的資訊傳遞,反而是相當複雜而主觀的過程。如何解讀在公共空間發布的研究結果,成為一項重要技能。
以最近(2011年5月16日)由香港律師會與香港理工大學發布的「青少年的道德水平與公德」研究為例,值得討論的部分很多,本文只集中討論一些較為基本和普遍的問題。
首先,大部分類似的研究均為抽樣調查,亦即以有限的受訪樣本數目,代表全體人口。樣本的質素(代表性)是量化推論研究的基礎。是次研究以青少年為題,但受訪者卻是律師會一項活動的青年參加者,在1400名參加者中,收回了523份有效問卷。若要抽樣(sampling))足夠代表整個人口,需要嚴謹的方法,否則收回來的樣本只能夠代表他們自己,而無法據此推論到整個人口。在這個研究中,我們既不知道那1400人是怎樣的年青人:成績優異抑或較差?喜歡參與活動抑或想當律師?更不知道回答問卷的523人跟沒有交回有效問卷,但卻參與活動的九百多人的差異。我們有什麼理據接受由這五百多人能夠代表香港的年青人呢?
以最近(2011年5月16日)由香港律師會與香港理工大學發布的「青少年的道德水平與公德」研究為例,值得討論的部分很多,本文只集中討論一些較為基本和普遍的問題。
首先,大部分類似的研究均為抽樣調查,亦即以有限的受訪樣本數目,代表全體人口。樣本的質素(代表性)是量化推論研究的基礎。是次研究以青少年為題,但受訪者卻是律師會一項活動的青年參加者,在1400名參加者中,收回了523份有效問卷。若要抽樣(sampling))足夠代表整個人口,需要嚴謹的方法,否則收回來的樣本只能夠代表他們自己,而無法據此推論到整個人口。在這個研究中,我們既不知道那1400人是怎樣的年青人:成績優異抑或較差?喜歡參與活動抑或想當律師?更不知道回答問卷的523人跟沒有交回有效問卷,但卻參與活動的九百多人的差異。我們有什麼理據接受由這五百多人能夠代表香港的年青人呢?
(圖片來源: HK01)
要知道樣本與實際人口之間的差異,其中一個方法是將樣本的基本資料,跟人口普查的資料進行比較。比方說,2009年統計處資料顯示,本地15-19歲人口的性別比例是48.8%(女)51.2%(男),相對於是項研究(大部分介乎15至18歲,佔96.1%),受訪者69%為女性。可見是次樣本偏離人口分佈的情況。
另外,這類自填問卷調查,經常會要求受訪者對自身或各種問題作出評價。但我們要如何理解這些評價呢?是次研究要求受訪者評價香港年青人的道德水平,而且回答的選項是呈直線的等級尺度(ordinal scale),亦即只能選低、不高不低、高和很高幾項,然後得出一個香港青少年道德水平高低情況的印象。當中微妙的地方在於研究發布者,並沒有就此對青少年的道德水平狀況直接下結論(因為這會造成邏輯謬誤)。可是卻在傳遞這信息時,向公眾呈現了一種印象,以受訪者對香港青少年道德水平的評價,作為香港青少年道德水平的印象。筆者不得不問,這樣公道嗎?
隨著通識科的推行,類似研究的資料搜集和閱讀,在中學師生中愈見普遍。如何辨識這些研究的內容,影響我們對事情的正確判斷。由於篇幅所限,只能簡單提出當中最基本的一兩點作思考。盼望大家更能慎思明辨。
註: 原文刊於《BT Channel- 34》 2011年 6月號季刊
隨著通識科的推行,類似研究的資料搜集和閱讀,在中學師生中愈見普遍。如何辨識這些研究的內容,影響我們對事情的正確判斷。由於篇幅所限,只能簡單提出當中最基本的一兩點作思考。盼望大家更能慎思明辨。
註: 原文刊於《BT Channel- 34》 2011年 6月號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