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紙勝無紙
觀點
大眾傳播媒體
電子化是現時非常流行的概念。現在的香港,買戲票、交賬單、匯款、填各式各樣的申請,一切都電子化。就連報紙也有apps,讀者不用揭令雙手染黑的紙張便能知道世界事。可是,科技的發展彷彿對書籍無效。看書這事情上,它可能是極少數能夠傳統使用方式比新使用方式普及的媒體之一。

「書中自有黃金屋」,港人一向有閱書習慣。據2013及2016年《突破》的研究顯示,8成多青少年有閱讀習慣,平均每月讀一本書(印刷本)。而當問及電子書,只有4分1(2013年:25.8%;2016年:26.1%)青少年有這閱讀習慣。外國的情況又如何呢?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的調查(註一),28%受訪者在過去一年有看至少一本電子書,而青少年(18-29歲)群組的比例則略高,有35%。但相對印刷本(以青少年為例,讀印刷本的有72%),讀電子書的比例仍不及一半。
p59_webdesignerhannover_or
(圖片來源: web designer hannover)
一向被視為熱衷新科技的青少年,為何在閱讀上會明顯地偏向選擇傳媒模式呢? 讀書與讀報紙、雜誌不同。雜誌、報紙的內容是碎片化的。一份報紙,由百個新聞所組成;一本雜誌,包含數十個專題;一本書,許多時候只有一個主題。讀者藉文字理解作者的思路,故讀者往往需要長時間閱讀。目前為止,閱讀電子書的主要平台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如:iPad)、Kindle。前者幾乎人人皆有,平板電腦則屏幕面積較大,Kindle則是電子書的專門閱讀工具。可是,以上三個平台均未能讓人有閱讀印刷本之感。智能手機屏幕太細,對長期閱讀文字而言有困難;平板電腦屏幕適合但體積太大,長期托著平板電腦容易疲倦。Kindle理論上是最好的電子閱讀器,但在講求一物多用的年代,它可能只適合一些喜愛閱讀的人。在香港,會閱讀但閱讀量不多的人是主流,故Kindle未能普及是可理解的事情。

除了屏幕、體積、多功能不能三者兼得的困境外,在2013年的研究中問及受訪者沒有讀電子書的原因,最多人表示是「喜歡揭頁的感覺」,可見受訪者仍習慣傳統閱讀方式。

閱讀與好些事情一樣,需要附帶一些行動,才能變得像樣。就像回家,若不開電視開燈,便覺得有異樣般。不是說沒開電視就等於沒回家,但沒有了電視的聲音,你便感覺自己未算回家。同樣道理,看書時揭頁好比回家要開電視這動作,不做便不「聚財」,不做便好像不是看書。

那為何使用電話及用電腦的方式我們卻能順利適應呢?正如上段所述,使用媒體的方式與做那件事的感覺相關,只要有足夠誘因感覺是可以變化的。以電話為例,智能電話的多功能直接取代傳統電話、記事本、相機、Walkman等。在外國,開始有人嘗試在電子書裡加入與書主題相關之連結,讓讀者讀到某位置時可查看其相關資料,免去讀者額外尋索資料的時間。相信,若閱讀模式帶來革命性改變,電子閱讀便有可能取代印刷本。

註一 : 詳見 Pew Research Center – Book Reading 2016 :
http://www.pewinternet.org/2016/09/01/book-reading-2016/

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