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整理者 | 詹佩諭 |
提交日期 | 20/08/2024 |
發佈日期 | 4/2023 |
研究名稱 |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追蹤性成效評估研究 第三階段 |
調查、委託機構 | MWYO青年辦公室 |
抽樣方法 | 非隨機抽樣 |
調查方法 | 網上問卷 |
訪問對象 | 參加「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僱主及其僱員 |
樣本數量 | 僱主:28;僱員:88 |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92.8%僱員同意計劃有助他們了解大灣區內地城市,亦有89.9%人認為計劃幫助他們吸收更多工作經驗。另外,有68.1%僱員會推薦朋友參加。 ~100%僱員都表示計劃能幫助他們了解當地的交通,98.5%僱員能適應日常生活的安排和絕大多數能適應人際溝通(92.8%)。與第二階段比較,適應社會治安由96.5%下降至83.8%,適應廉潔守法由92.7%下降至83.3%。 ~相對內地大學畢業青年更有優勢方面,由第二階段的82.1%下降至第三階段的63.1%,71.7%不會留任的僱員傾向沒有信心能於短期內找到在大灣區相關心儀工作,一些因素如現職公司行業屬專業及商用服務業的(p=.033)、對醫療配套較了解的(p=.044)及對環境保護較為適應的(p=.032)等則會較有信心。 ~91.7%僱主表示最初參與「計劃」的期望傾向能夠達成。同時,大多數公司有續聘的安排,10間公司中有6間會續聘全部僱員。11間有續聘完成「計劃」僱員安排的公司中,有10間都給予高於18,000元的薪金以及其他津貼,可見「計劃」對公司的長遠人力資源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僱主方面,香港青年最明顯的優勢是英語會話能力和英文寫作能力,兩項技能均獲全部公司(100.0%)認為他們較內地大學畢業青年有優勢,僱員也有相若看法(分別有86.6%和85.3%)。此外公司與僱員認為最欠缺優勢的是普通話能力(58.3%和37.7%)和處理大數據能力(63.6%和40.9%)。 |
有關建議 | ~ 現計劃可以升級為「大灣區人才庫計劃」;薪金補貼額度應考慮提高,令計劃更具吸引力。 ~ 由現時三年內畢業的學士學位或以上的申請資格,擴大至五年內畢業的香港青年。 ~ 放寬予和內地有聯營方式合作 (或大灣區有緊密業務關係企業)的香港企業參加,,讓更多不同背景的青年也可獲得聘用,同時向僱主提供額外行政津貼及提升職位申請、發放補貼效能。 ~ 參考內地城市政府部門或機構在大灣區內的辦事處等的經驗,考慮正式委託適當機構,為計劃下的青年僱員提供內地職場內外的支援及彈性安排,協助他們儘快適應內地工作和生活。 ~ 提供更多資訊及運用有效的宣傳和支援渠道如成立工作專案小組,並就「計劃」效能持續評估及提供改善措施。 |
資料來源 | 研究報告 |
關注課題 | 工作及職業發展 |
關鍵字 |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事業發展、就業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