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 主頁
  • 關於我們
  • 突破最新研究
  • 菁研工作小組
  • 搜尋引擎
  • 聯絡我們
  • Search

檔案整理者詹佩諭
提交日期16/07/2024
發佈日期7/2023
研究名稱促進可持續消費的實踐
調查、委託機構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創研庫
抽樣方法網上學生問卷調查:隨機抽樣 實驗和個案訪問:非隨機抽樣
調查方法文獻參考、網上問卷調查、實驗和個案訪問
訪問對象網上學生問卷調查:15-34 歲香港青年協會會員 實驗和個案訪問:認同環保和可持續理念,但不經常在生活上作出具體實踐的青年
樣本數量網上學生問卷調查:903 實驗和個案訪問:8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消費態度和行為方面,受訪青年認為最重要的消費考慮因素為價錢(96.9%),重要性最低為產品是否有環保標籤(41.2%)。經常促使他們消費因素為「滿足生活需要」(84.3%)。而在過去12個月內,89-94.6%受訪青年屬適度消費,5-10.9%為過度消費。
~可持續消費的認知、態度和行為方面,47.8%受訪青年認為自己不了解相關概念。同意消費者有責任選購有助保護環境的產品有82.2%,67.1%的人不同意港人消費時會留意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受訪者最「經常」作出的實踐為減少食物浪費(40.8%),最「甚少」是購買公平貿易產品(40.6%),最主要的障礙為「太昂貴」(44.0%)。
~就個人對環境的責任而言,58.1%受訪者表示「頗同意」願意為保護環境而減少消費,對「我願意為保護環境支付更多的稅項」表示「頗不同意」則有50.4%。
~氣候變化關注方面,受訪青年在氣候變化與消費模式關係的平均評分為6.68分。54.1%受訪者認為自己不了解碳中和概念,而認為自己了解的有32.9%。意識和態度上,同意「碳排放較多者應該對氣候變化承擔更大的責任」和不同意「氣候變化與我無關」者均有80%。
~政府減碳工作的意見方面,66.8%受訪者認為香港政府沒有決心應對變化,不滿意政府在減碳工作的表現則有63.5%。他們認為政府在促進社會可持續消費上有最大責任(40.8%),最低為學校(1.8%)。就有效鼓勵社會實踐可持續消費的措施,60.5%受訪者支持推行獎賞積分制度,52.5%支持全面推行膠樽按樽制。
有關建議
~ 制定可持續消費策略,使用不同政策工具及重塑公眾教育和宣傳策略,如研究相對軟性的綠色助推方案、建立可持續消費積分制、改造「大嘥鬼」形象及參與發展碳標籤制度,推動市民實踐綠色低碳生活。
~ 加強系統性環境和氣候教育的推行,如更多的實踐活動和體驗式學習,令其充分融入中小學課堂,重點培養出學生「全球思考,本地行動」的意識,並提供足夠的專業支持和資源以促進其教育成效。
~ 充分動員以及開設渠道,讓年輕人在氣候行動中發揮主動角色,如青年氣候峰會和論壇,讓青年協助制定城市的氣候議程,啟發並推動香港青年氣候行動。
資料來源研究報告
關注課題社會文化與價值
關鍵字氣候危機、碳中和、可持續發展、可持續消費、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Post navigation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
Copyright © 2025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Powered by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