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 主頁
  • 關於我們
  • 突破最新研究
  • 菁研工作小組
  • 搜尋引擎
  • 聯絡我們
  • Search

檔案整理者游志謙
提交日期02/02/2023
發佈日期16/1/2020
研究名稱課程改革的調查研究――從現在到未來
調查、委託機構香港中學校長會、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學生能力國際評估中心 」
抽樣方法電子問卷調查:隨機抽樣
調查方法焦點小組訪談及電子問卷調查
訪問對象焦點小組訪談:4個核心科目老師、人文學科老師、理科老師、中學校長及副校長 電子問卷調查:全港中學校長及教師
樣本數量焦點小組訪談:51人 ;電子問卷調查:1341人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受訪者認為新學制擴大校內學生學習差異,增加教學上的困難(1分為完全不同意,5分為完全同意,教師平均值為4.1,校長為4.2),仍然集中學術取向及升學為本(教師4.0,校長4.0),未能實現「多元出路」和令低組別學生受惠(教師4.0,校長4.0),未能實現「學會學習」的能力導向目標 的能力導向目標,改變舊學制的考試操卷及背誦答案的應試文化(教師2.7,校長2.7)。
~ 逾三分之一受訪教師頗常或經常「利用資訊科技在課堂上進行互動式教學」(39.6%),並推動「自主學習」(36.5%),亦有23.5%受訪教師頗常或經常運用「探究學習」。
~ 在處理學習差異方面,受訪教師最常採用的方法為按學生特點與能力調適課程進度、難度及寬度(81.3%),及進行課後補課(79.8%)。
~ 受訪校長及教師均相當認同家長對學校的要求比教改前提高了(教師3.6,校長4.0),學校經常自我檢視學校工作的效能以作出改進(教師3.6,校長3.9),教師亦樂於通過校內同儕觀課來互相學習(教師3.5,校長3.7)。
~ 在改善現況方面,受訪校長及教師最認同的建議為上調班級教師比例(教師4.3,校長4.5)、增加專業輔助人手(教師4.3,校長4.4)和加強人文素養,尊重及包容多元意見和文化。(教師4.3,校長4.5)。
有關建議
~ 香港課程須加強裝備學生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包括轉化及變革能力的建立、共通能力的發展、包 容多元意見胸襟的栽培、處理不同價值觀能力的培育、以及個人價值觀的塑造。
~ 課程及考評須能提供多元發展機會,以及多元進出教育體系路向,容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得到公平的學習機會,讓不同能力導向的學生有一展所長的機會,並為社會發展提供養份。
~ 課程發展須超越現有框架,突破創新。
資料來源研究報告
關注課題教育
關鍵字應試文化,多元出路, 新學制/舊學制,12 年普及教育

Post navigation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
Copyright © 2025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Powered by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