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 主頁
  • 關於我們
  • 突破最新研究
  • 菁研工作小組
  • 搜尋引擎
  • 聯絡我們
  • Search

檔案整理者鄧家兒
提交日期03/03/2023
發佈日期11/2020
研究名稱疫情下為青年就業尋出路
調查、委託機構青年創研庫
抽樣方法青年網上問卷︰隨機抽樣
調查方法青年網上問卷、青年個案訪問、專家訪問
訪問對象青年網上問卷︰18-34 歲已離開校園的香港青年協會會員; 青年個案訪問︰曾在疫情下遇過就業問題的 18-34 歲青年; 專家訪問︰Michael Page香港區域總監陳孝威先生、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和香港公開大學客座教授趙其琨教授、聖雅各福群會青少年服務高級經理黎良好女士、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盧金榮博士
樣本數量青年網上問卷:600;青年個案訪問:20;專家︰4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受訪者最多遇過的就業問題是「找不到工作」的情況(22.0%),其次是「工時減少」(17.8%)、「放無薪假」(17.5%)、「客戶減少導致收入下降」(13.7%)及「減薪」(11.8%),5.8%曾遇過「被解僱/裁員/遣散」的問題。
~ 青年人對未來就業環境並不樂觀。14.8%受訪者認為香港的就業情況會「比疫情前好」;39.7%受訪者認為 會「比疫情前差」。
~ 66.0%受訪者認為「有需要」適應職場新要求。受訪者在轉型上卻遇到「不知道轉型的方向」(55.6%)、「欠缺轉型的知識和技能」(53.3%)和「不知道何處有轉型的機會」(36.9%)等困難。
~ 在就業困難的環境下,受訪者願意「從事起步職位」及「從事實習職位」分別佔 61.5%及 57.3%。
~ 受訪者認為政府及僱主皆可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以支援青年就業,包括僱主可「開設兼職職位」(67.5%)和「開設實習職位」(58.7%);而政府則應「為僱員提供失業津貼」(44.8%)、「資助更多實習職位」(42.7%)、「協助青年獲取就業技能」(42.2%)和「資助青年持續進修」(42.2%)。
有關建議
~ 引入商界主導模式舉辦僱員培訓課程,半年至一年內完成課程,以回應迅速轉變的市場環境。
~ 在經濟不景期間設立大學畢業生見習就業計劃,協助他們獲取工作經驗。50%由政府資助,50%由企業支付,6–12個月的見習期。
~ 提供稅務優惠予增加更多兼職或半職的企業,針對眾多邊緣職位(如自由工作,兼職)被裁減的問題,政府可透過減稅的措施,鼓勵一些能在逆市擴張的企業增加就業機會。
~ 推出「本地多元工作假期計劃」,由企業提供不同行業兼職或全職體驗職位,作為青年在職業生涯的中途站,為未來的職業生涯作更佳準備。
~ 勞工處整合就業支援的資訊,提供出路指引,便利求助人士快速搜尋合適支援。
資料來源研究報告
關注課題工作及職業發展
關鍵字就業狀況、就業支援、青年就業、就業選擇、疫情

Post navigation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
Copyright © 2025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Powered by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