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 主頁
  • 關於我們
  • 突破最新研究
  • 菁研工作小組
  • 搜尋引擎
  • 聯絡我們
  • Search

檔案整理者鄭紫涵
提交日期5/5/2022
發佈日期3/2019
研究名稱離婚後再婚家庭的子女:生活經驗和支援服務需要研究
調查、委託機構明光社、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抽樣方法非隨機抽樣
調查方法深入訪談
訪問對象6-17歲曾經歷父母離婚後再婚或同居的未成年子女
樣本數量14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研究發現,在離婚再婚家庭中子女的成長是多樣性的,並沒有一致的定論。
~ 按受訪者的經歷綜合成的五個生命經歷的主題:「父母的離婚/再婚帶來了悲傷失落」、「父母的再婚帶來幸福」、「有好處也有壞處、有得著也有壓力」、「對控制不來的事情不去理會」、「為父母著想、守衛父母」。
~ 影響子女適應的危機因素與保護因素有「子女的生活是否穩妥安定」、「子女覺得繼續被確認或是被離棄」、「子女與父母雙方都能保持情感聯繫對再婚家庭的保護作用」、「是否親生和是否公平:再婚家庭的過敏源」、「父母與新伴侶的穩定性」、「生態系統/環境因素:社會負面定型和社會支援」、「子女對父母離婚再婚的理解、接受和應對方法」。
有關建議
~ 以抗逆力取向而非問題取向的角度去看離婚再婚家庭,關心的焦點不再在於這些家庭出現的困難,而是如何加強保護因素和減少/處理危機因素的影響,並增強子女們的抗逆力。
~ 抗逆力為本的生命教育:在預防性方面,社會、學校和家庭應多注重孩子在實際生活中的生命教育,透過生命教育去聆聽、陪伴和回應分享,從小幫助孩子認識和面對人生難免會遇到的失喪。
~ 在家庭教育內加入家庭多樣性的概念:建議將為離婚再婚家庭而設的特殊家庭支援服務主流化,在婚前教育中加入若其中一方再婚是要留意的事項,另外特別在父母教育中加入永遠的父母和父母責任的概念,以家庭為本。
~ 為離婚再婚家庭提供整全的家庭支援服務:支援服務要顧及家庭的整體的情況和需要,而針對孩子的支援服務則以兒童為本、家庭為介入單位的服務取向,建議服務可以幫助家長去幫助小朋友。
~ 發掘離婚再婚家庭抗逆的生命智慧:以抗逆力角度去收集及整理離婚再婚過程中的危與機,以及克服困難和挑戰的生命智慧,可以成為遇上同樣遭遇人士的提醒、警惕、鼓勵和參考。
資料來源研究報告
關注課題家庭
關鍵字離婚、再婚、家庭生活、情緒、抗逆力

Post navigation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
Copyright © 2025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Powered by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