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 主頁
  • 關於我們
  • 突破最新研究
  • 菁研工作小組
  • 搜尋引擎
  • 聯絡我們
  • Search

檔案整理者突破義工組
提交日期
發佈日期2000
研究名稱沙田區青少年罪行的環境成因
調查、委託機構李永年、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
抽樣方法非隨機抽樣
調查方法個人訪問
訪問對象7-15 歲,沙田區內涉及觸犯罪行而被捕的青少年、非犯事青少年
樣本數量犯事:90;非犯事:30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84.4%被捕的未成年青少年是13-15歲及男性;最多犯案是店舖盜竊、其他雜項盜竊及嚴重毆打,較多在4-6時放學後(23.3%)犯罪,地點是便利店、街角、公園。

~ 75.6%被捕青少年住在公共屋村,8成以上皆有一群時常玩的朋友;75.6%是與同黨(朋友)一起犯案

~ 若家人知道犯了事,30%犯事者的家人是「無反應」,明顯多於非犯事青少年的組別;70%犯事者表示學校不知道他們犯了案。

~ 83.3%犯事青少年不會視自己為「青少年罪犯/問題青少年」,並表示犯罪主要原因是「生活太沉悶」40%、「無錢買/物質上得著」26.7%、「找尋刺激」20%。
有關建議

~ 加強家庭的角色,提供適當的家庭教育。

~ 加強青少年服務及其趣味性。

~ 店舖加強防罪意識。

~ 加強警方在青少年犯罪黑點巡邏。

~ 政府增加對青少年研究的資源,以探討青少年的犯罪行為。
資料來源研究報告
關注課題異常或偏差行為
關鍵字盜竊、毆打、群黨、家庭關係

Post navigation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
Copyright © 2025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Powered by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