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 主頁
  • 關於我們
  • 突破最新研究
  • 菁研工作小組
  • 搜尋引擎
  • 聯絡我們
  • Search

檔案整理者突破義工組
提交日期
發佈日期6/1999
研究名稱黑幕震盪啟示錄.群黨工作初探
調查、委託機構香港青少年服務處
抽樣方法非隨機抽樣
調查方法自填問卷、個人訪問
訪問對象12-21歲,經社工定義,在大埔及北區出現之群黨,其行為及處事方法受黑社會文化影響之青少年
樣本數量121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被訪者中,有76%表示接觸黑社會文化(包括成員、術語、信念、生活方式等)已達一年或以上,而49.6%接觸黑社會文化已有三年或以上的時間。而他們普遍最初接觸黑社會文化的途徑是朋友(62.8%),同學(36.4%)及黑社會人物(20.7%)。

~ 而現時與群黨的關係方面,26.3%受訪者表示「我是群黨成員,曾交會費或進行儀式。」,22%則表示「我口頭上跟人,但沒有交會費及進行儀式。」,22%表示「我有不少自稱黑社會成員的朋友,我不會參與其活動,但若遇有困難時,我會邀請他們的協助。」

~ 對於被訪者現時與群黨關係的滿意程度方面,56.4%表示滿意,而他們滿意現時與群黨關係的原因,是因為能與朋友一起玩(37.1%)。36.8%則表示希望疏遠與群黨間之關係,原因是覺得會有危險、會衰、無前途及後悔(56.3%)。6.8%則表示希望進深與群黨之關係,他們的原因是想與群黨之人做朋友。

~ 在問及被訪者心目中的黑社會時,最多被訪者選擇為首位的價值觀依次為,「一個講打講殺,有從事非法活動的團體」(28.8%),「一個常被誤會是一群壞人結集的團體」(24%)。被訪者對於黑社會文化的看法時,大部份被訪者表示明白有以下的文化,但會視乎不同情況而接受,他們依次為「崇尚權威」(69.2%)、「羊群心理」(67.7%)、「暴力文化」(64.2%)。

~ 被訪者最初接觸黑社會文化的原因,主要是「有事有人幫」(80.8%),「比人打有朵達,可班馬,受人保護」(74.2%)及「只係為咗自保,唔會主動攪人」(72.5%)

~ 當問及被訪者認為現時與群黨關係對其之好影響時,過半數表示群黨對他們在朋友方面(55%),及安全感(52.5%)有好的影響,48.3%表示在餘暇方面亦帶來好的影響。而壞影響方面,主要是在金錢上(51.7%),工作表現或學業成績(51.7%),及前途方面(51.7%)。
有關建議

~ 重新認識青少年對安全感及依附的需要。

~ 在介入群黨中,重視協助青少年情緒控制及自我醒覺的訓練。

~ 透過自我肯定訓練,強化青少年個人的自主能力。

~ 在群黨小組中,建立組員間的正面網絡。

~ 建立社區關愛的網絡。

~ 為青少年建立多元價值觀,提供更大的生活空間及更多的選擇。
資料來源研究報告
關注課題異常或偏差行為
關鍵字童黨、群黨、黑社會、跟人、朋輩影響

Post navigation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
Copyright © 2025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Powered by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