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 主頁
  • 關於我們
  • 突破最新研究
  • 菁研工作小組
  • 搜尋引擎
  • 聯絡我們
  • Search

檔案整理者突破義工組
提交日期
發佈日期10/1999
研究名稱教學語言與中一學生面對壓力的關係調查
調查、委託機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學校社會工作部
抽樣方法分層抽樣
調查方法小組訪問
訪問對象本地中一學生
樣本數量24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由於研究以採用「定質研究」模式,所發現的資料豐富,報告根據以下的範疇劃分﹕

~ 學生在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的環境下,在學習動機、記憶、專注力、思維、理解及學習情緒上均在正面的效果,能令他們更有效地學習,從而減少壓力。相比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學生,他們在以上各方面所引致的學習困難較多,壓力也比較大。這現象以英文中學成績較遜者明顯。

~ 問及如何面對由「學習」引起的壓力,對英文中學學生表示因「父母的英文水平」成為協助子女面對解決學習上困難的障礙。相比中文中學的學生,父母有「協助者」各色。

~ 父母的各色上﹕中文中學成績較佳者因成績表現好而得到父母的接納(去除社會社會標籤的壓力),成為傾訴之重點;相反,英文中學成績較遜者,由於「社會標籤」的定型,而他們的成績表現未能符合「角色期望」導致最大壓力,而學生亦不會找父母壓力傾吐的對象。

~ 談到學生在面對「社會標籤」的壓力時,中文中學成績較佳者有明顯的壓力,認為「自己水平不低於英文中學學生」與「同意英文中學會較中文中學好」的社會認同有予盾。中文中學成績較遜者因接受了自己「較差」未顯憂慮。但兩者均擔憂在學業或事業發展的憂慮。

~ 學生們在回應「社會標籤」的壓力方法,反應最多是在「建立自己的一套想法」去抗衡「標籤」的力量。例如自信地認為中文中學適合自己、以校內成績好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有關建議

~ 對政府的建議:加強宣傳母語教學的優點和成效。

~ 對學校的建議:設計適應活動給英文中學學生。為中文中學學生提供「充權活動」。

~ 其他建議:建議出版商於英文課本內加中文翻譯,於中文課本中加英文字詞。
資料來源研究報告
關注課題教育
關鍵字母語教學、學習壓力、家長角色

Post navigation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
Copyright © 2025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Powered by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