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整理者 | 突破義工組 |
提交日期 | |
發佈日期 | 10/1999 |
研究名稱 | 教學語言與中一學生面對壓力的關係調查 |
調查、委託機構 |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學校社會工作部 |
抽樣方法 | 分層抽樣 |
調查方法 | 小組訪問 |
訪問對象 | 本地中一學生 |
樣本數量 | 24 |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 由於研究以採用「定質研究」模式,所發現的資料豐富,報告根據以下的範疇劃分﹕ ~ 學生在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的環境下,在學習動機、記憶、專注力、思維、理解及學習情緒上均在正面的效果,能令他們更有效地學習,從而減少壓力。相比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學生,他們在以上各方面所引致的學習困難較多,壓力也比較大。這現象以英文中學成績較遜者明顯。 ~ 問及如何面對由「學習」引起的壓力,對英文中學學生表示因「父母的英文水平」成為協助子女面對解決學習上困難的障礙。相比中文中學的學生,父母有「協助者」各色。 ~ 父母的各色上﹕中文中學成績較佳者因成績表現好而得到父母的接納(去除社會社會標籤的壓力),成為傾訴之重點;相反,英文中學成績較遜者,由於「社會標籤」的定型,而他們的成績表現未能符合「角色期望」導致最大壓力,而學生亦不會找父母壓力傾吐的對象。 ~ 談到學生在面對「社會標籤」的壓力時,中文中學成績較佳者有明顯的壓力,認為「自己水平不低於英文中學學生」與「同意英文中學會較中文中學好」的社會認同有予盾。中文中學成績較遜者因接受了自己「較差」未顯憂慮。但兩者均擔憂在學業或事業發展的憂慮。 ~ 學生們在回應「社會標籤」的壓力方法,反應最多是在「建立自己的一套想法」去抗衡「標籤」的力量。例如自信地認為中文中學適合自己、以校內成績好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
有關建議 | ~ 對政府的建議:加強宣傳母語教學的優點和成效。 ~ 對學校的建議:設計適應活動給英文中學學生。為中文中學學生提供「充權活動」。 ~ 其他建議:建議出版商於英文課本內加中文翻譯,於中文課本中加英文字詞。 |
資料來源 | 研究報告 |
關注課題 | 教育 |
關鍵字 | 母語教學、學習壓力、家長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