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 主頁
  • 關於我們
  • 突破最新研究
  • 菁研工作小組
  • 搜尋引擎
  • 聯絡我們
  • Search

檔案整理者廖小敏
提交日期23/04/2016
發佈日期3/2014
研究名稱內地生在香港
調查、委託機構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公共政策中心
抽樣方法非隨機抽樣
調查方法個人訪問
訪問對象中國內地和香港本地學生
樣本數量78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1. 語言

~ 來自非粵語區內地生適應本地語言環境的時間通常為半年到一年。

~ 學生掌握基本粵語的速度與他們的語言學習天賦和態度有關係。

~ 女生的學習速度比男生快。

2. 學業壓力

~ 內地生對學業壓力的適應普遍較好。

~ 就個體而論,內地生所面對的學業壓力多少,主要是來自於他們對學習本身的著緊程度。

~ 與本地生不同,內地生的在地社會支持網絡較為單薄,一旦出現情緒困擾,更易出現無處排解的危機。

3. 社會交往

~ 內地生的社會交往主要局限在內地生團體內部。

~ 大部分內地生都只有較為狹少的在地社交網絡,主要集中於同期進入同所院校的內地生群體內,以及來自於同一省份的同期內地生。

~ 只有少數幾位學生表示結識了不少本地朋友,並能夠保持較為深刻的友誼。

4. 文化認同

~ 整體而言,內地生對香港文化的認同程度參差。

~ 雖然認同香港人比大陸人更遵紀守法,公務人員的服務態度也更專業,但不足以令內地生信服香港文化優勢。

~ 大部分內地生也同意香港是比大陸更為民主和自由之地,但並不表示完全贊同。

~ 由於對香港文化的認同度不高,內地生保持著較強的「中國人」身份意識

~ 幾乎所有受訪內地生都表示,即使他們將來取得了永久居民的身份,他們也仍然是「中國人」,而不是「香港人。」

5. 未來計劃

~ 46%受訪內地生計劃畢業後留港七年後待定,21%受訪內地生選擇出國讀書,21%受訪內地生未有明確的計劃,3%受訪內地生選擇長期留港。

~ 高年級學生畢業留港的意願不強。

~ 內地生長期留港與否,是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就業前景、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生活成本及舒適程度等。
有關建議~ 大學應以更為注重實效的方法對適應輔助課程進行評估,包括粵語、「香港社會」等科目,以助內地生及其他非本地生了解、適應香港。

~ 大學應建立幫助內地生解決各類困難的行之有效的制度。

~ 本科生所就讀學系應該在幫助內地生適應學習生活上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 將學生在學業以外的綜合表現納入為評發獎學金的準則之一。

~ 加大對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就業相關政策的宣傳。

~ 投放適度資源鼓勵非本地生畢業留港創業。

~ 重新檢討招收內地本科生的政策目標。
資料來源研究報告
關注課題教育
關鍵字港漂、文化差異、文化認同、人際關係、留港

Post navigation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
Copyright © 2025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Powered by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