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 主頁
  • 關於我們
  • 突破最新研究
  • 菁研工作小組
  • 搜尋引擎
  • 聯絡我們
  • Search

檔案整理者羅馴茵
提交日期22/02/2010
發佈日期12/2008
研究名稱兒童面對家中的不開心事,會如何處理?
調查、委託機構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
抽樣方法分層抽樣
調查方法自填問卷
訪問對象p.3-p.6
樣本數量2602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調查中,表示有不開心事的兒童有2320人,没有不開心事的兒童有282人。

~ 令兒童不開心的事件主要是:被父母體罰/責罵(17.9%)、被限制玩電腦/電玩(16.9%)、親人離世(11.5%)、兄弟姊妹間爭吵(9.2%)和父母要求過高(9.2%);不開心事件按類別計算,可分為四類,當中與父母管教有關的佔44%,與家庭成員溝通有關的佔29.6%,與家庭成員轉變有關的佔16.4%,與物質欠缺有關的佔10.1%。

~ 兒童處理不開心事件的方法(最多可選三項),主要包括:向朋友傾訴(27%),扮作無事發生(26.8%),看電影影碟/電視/聽音樂(25.6%),打機(24.8%),大哭一場/大吵大鬧(24.4%),寫日記/BLOG(23.4%),睡覺(21.8%)。

~ 兒童性別與最不開心事之間的關係:有近三成的男孩(29.7%)會因被父母限制打電腦/電玩而產生不開心的情緒,而有不足一成(7.8%)的女孩會因此而感到不開心。
有關建議

~ 家長在管教子女後,於心情稍為平復時,主動與子女復和,並就管教方法多作溝通。

~ 家長應多作主動關心,每日抽半小時,了解子女當日的心情。

~ 家長在購買電玩予子女前先共商日後使用電玩的時間及限制,也可與子女一起傾談或研究時下流行電玩,以促進親子關係。

~ 小學課程中應加入求助意識的訓練內容,以提升兒童認識求助的重要性、增加他們求助的主動性、以及提供不同的求助途徑讓兒童認識。
資料來源研究報告
關注課題家庭
關鍵字兒童、情緒、不開心

Post navigation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
Copyright © 2025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Powered by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