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 主頁
  • 關於我們
  • 突破最新研究
  • 菁研工作小組
  • 搜尋引擎
  • 聯絡我們
  • Search

檔案整理者胡殷恩
提交日期30/01/2012
發佈日期2009
研究名稱2009 香港青少年品格調查之青少年品格與家長管教模式雙向問卷調查
調查、委託機構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抽樣方法非隨機抽樣
調查方法自填問卷
訪問對象10-29 歲青少年;10-29 歲青少年的主要照料者
樣本數量青少年:2141;主要照料者:600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1. 青少年看個人及同輩品格情況

~ 青少年自評個人品格分數平均得分是6.71分 (1-10分,10分最高)。

~ 青少年自評對品格的認識程度,有62.1%受訪者選擇「認識多/很多」。另外,對於87.5%受訪者認為品格能改變。

~ 「青少年自評最常出現之品格」首三位是「樂觀」(1025人)、「尊重」(957人),「誠實」(679人)。

~ 青少年對於同輩品格的評價,「認為不理想及極不理想」的有67.7%。71.2% 受訪者認為香港青少年的品格教育是「極不足夠及不足夠」。 2. 父母看個人及青少年品格情況

~ 在600名受訪者中,受訪者自評個人品格情況,平均得分為7.13分 (1-10分,10分最高);而自評對品格的認識程度中,有53.5%受訪者選擇「認識多/很多」。另外,有93.7%受訪者認為品格能改變。

~ 父母自評最常出現之品格:「尊重」(333人)、「誠實」(326人)、「盡責」(234人)。另外,有78.8%受訪者認為香港青少年品格的評價是「不理想及極不理想」。88.3%受訪者認為香港青少年的品格教育情況「極不足夠及不足夠」。 3. 青少年和主要照料者/父母對彼此品格的看法

~ 68.2%青少年認為主要照顧者對品格的「認識多/很多」。而青少年認為他們最常出現之品格:「盡責」(1074人)、「尊重」(695人)、「謹慎」(683人)。

~ 青少年認為他們的品格的平均得分是7.5分 (1-10分,10分最高)。

~ 另外,66.5%家長認為家中10-29歲青少年對品格的認識是「認識少/很少/完全不認識」。

~家長認為家中10-29歲青少年最常出現之首三個品格是「樂觀」(290人)、「誠實」(281人)、「孝順」(275人)。而家長對家中10-29歲青少年的品格的平均得分是6.4分 (1-10分,10分最高)。 4. 管教模式對青少年品格的影響

~ 64%青少年受訪者認為主要照顧者的管教模式是「通情達理型」。而65%受訪者認為主要照顧者的管教模式是「影響很多及十分有影響」。

~ 73.3%父母自評個人的管教模式屬「通情達理」。69%父母認為管教模式對青少年品格的「影響很多及十分有影響」。
有關建議

~ 青少年「寬己嚴人」的表現,反映青少年品格教育仍不足,建議建立一套由幼稚園至中學一條龍配合的品格教育課程;另外,問卷建議設立一社會價值觀的關注平台,以此把社會文化重建。

~ 家庭健康方面,家長應從個人開始學習做一位有品格的父母,身體力行,並要多參與子女教養的培育訓練。

~ 家長與子女對自己與對方的品格認識不同,建議繼續提倡「家庭健康維他命」,包括關懷欣賞(維他命A)、責任承擔(維他命C)、歡聚時光(維他命E)、溝通分享(維他命P)、家庭抗逆力 (維他命R)、連繫信念 (維他命S)。
資料來源研究報告
關注課題家庭
關鍵字親子溝通、管教模式、品格、榜樣

Post navigation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
Copyright © 2025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Powered by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