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整理者 | 高凱雯 |
提交日期 | 03/10/2013 |
發佈日期 | 12/2005 |
研究名稱 | 香港青少年的公民參與及社會網絡的基準研究 |
調查、委託機構 | 香港大學政策二十一有限公司 |
抽樣方法 | 隨機抽樣 |
調查方法 | 個人訪問 |
訪問對象 | 15-24 歲青少年 |
樣本數量 | 3556 |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 本研究透過青少年的公民參與及社會網絡來探討社會資本不同方面的形成及發展。社會資本由社會結構內的信任為基礎,加上結構內人與人的互動組成,代表著成員間的關係及社區的凝聚力。社會資本對青少年發展及社會穩定都十分重要。 ~ 社會資本的網絡素質方面:受訪者對人、社會、制度和組織此三項的信任指數,在7分量表中分別為5.1、4.8及4.6。 ~ 社會資本的網絡結構方面:只有33%受訪者曾參與公民組織。受訪者在多方面的友誼指數在7分量表中是5.3。78%受訪者在過去12個月內每星期參與社交活動。 ~ 社會資本的網絡參與方面:16%受訪者在過去一年內曾參與集會。年齡 18-24 歲的受訪者中,有50%已登記為選民。義工參與態度,在7分量表中佔 5.1,48%的受訪者曾參與義工服務,59%在過去12個月內曾作捐獻。有宗教信仰的受訪者只有25%。 ~ 社會支援網絡及個人狀況方面:受訪者的可獲朋友幫助指數在7分量表中是5.3,對朋友/鄰居提供幫助指數在5分量表中是2.0,家庭及親子滿意指數在5分量表中是3.8,精神健康指數及自尊指數在4分量表中分別是3.2及3,對生命看法的指數在6分量表中是3.5。 ~ 77%受訪者表示曾參與由社區團體舉辦的活動。26%表示曾參與由政府舉辦的各項就業及培訓項目;表示沒有需要這些服務的有83%。 ~ 按年齡分析,多方面的友誼及提供幫助的兩個指數皆隨年齡增長。但對人的信任、對制度和組織的信任、義工參與態度及對生命的看法等4個指數,則隨年齡減少。 ~ 在對人的信任、對制度和組織的信任、義工參與態度、可獲幫助、精神健康、自尊、家庭關係及親子關係等方面,受訪結果皆顯示「雙下滑形態」,首個下滑情況出現約在17 – 19歲之間,第2個約在21 – 23歲。現象反映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由在學轉到社會工作或繼續進修時所面對的挑戰,因而影響他們在認知層面上的社會資本。 |
有關建議 | ~ 關注家庭功能、社區服務的質素。 ~ 就業及培訓項目應重視提高青年人的社會資本。 ~ 根據結果進行追蹤研究,探討研究有效加強社會資本的新計劃模式。 ~ 運用不同的社會資本指標評估本港的青少年服務。 ~ 社會除了要注意早期的青少年發展,也需要為面臨人生抉擇的青少年提供幫助。 |
資料來源 | 研究報告 |
關注課題 | 社會民生、政治、法治 |
關鍵字 | 公民參與、社會資本、社會信任、人際網絡、網絡、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