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 主頁
  • 關於我們
  • 突破最新研究
  • 菁研工作小組
  • 搜尋引擎
  • 聯絡我們
  • Search

檔案整理者突破義工組
提交日期
發佈日期1/2005
研究名稱沙田區初中學生服務需要及公民意識調查研究
調查、委託機構沙田區議會公民意識推廣及青少年事務工作小組、社會福利署沙田區青少年服務協調員會、香港理工大學、宏高顧問有限公司
抽樣方法分層抽樣
調查方法自填問卷、小組訪問、個人訪問
訪問對象沙田區初中生
樣本數量自填問卷:1233;小組訪問:20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是次研究涵蓋四大範疇︰公民意識及社區參與狀況、個人自我效能及自尊感評價、生活滿意程度及高危行為參與狀況。

~ 受訪學生大多數會留意周遭發生的時事︰最多為香港新聞(86.8%)、其次是國際新聞(78.2%)、國內新聞則第三(65.7%)。另外,大部份受訪學生都有參與校內、外的義務工作︰超過六成(61.2%)出任學內工作,但參與校外義務工作的不到一成。

~ 於整體生活的滿意程度,表示滿意的受訪學生佔絕大多數(90.3%),他們對自我評價和個人內在心理狀況也相對正面,亦傾向較少參與高危行為。

~ 於自我效能感方面,父母親均屬非在職人士、女性、沒有宗教信仰的受訪者,相比於父母親均屬在職人士、男性或有宗教信仰的受訪者,他們的自我效能感也顯著較弱。

~ 受訪學生中,有顯著部分所認識的朋輩是有參與一些高危行為。「參與自殘行為」的佔最大百分比(33.3%),其次是「參與學校欺凌行為」,佔(28.7%);至於「參與群黨打鬥」、「賭博活動」、「店鋪偷竊」或「服用違禁藥物」,則分別有23.2%、22.4%、14.6%及10.1%。而這些受訪者中,除了參與自殘行為這項外,三位之中平均有一位會受到朋輩「邀請」而參與高危行為。而男同學的參與高危行為程度亦較女同學為高,參與一項或以上的高危行為分別為25.0%及19.8%。

~ 當遇上重要事件須要尋求支援時,朋輩(77.0%)是最多受訪同學表示會尋求支援的對象。其次,是向來被尊稱為「關顧給予者」(caregivers)典範的母親(57.9%)。

~ 對自己現時家庭經濟持「貧窮」觀感的,相比於持「富裕」觀感的受訪者,除了對自我效能及自尊感相對較弱外,他們對周遭發生的新聞時事留意範圍亦較狹窄,社會參與的廣泛程度亦較低;他們在處理學業、財政、家人相處和朋友間感情以致整體生活滿足感及所具備的支援網絡亦傾向較弱。
有關建議

~ 社工需要藉著給予適切的輔導工作來強化來自「貧窮家庭」初中學生的個人自我形象、鼓勵他們開拓更多參與渠道來加強其與社會的聯繫。

~ 服務提供者可以多從駐校社工方面著手,主動接觸有需要的年青人,駐校社工亦可以組織校內同學成為「朋輩輔導員」。

~ 動員區內青少年發展朋輩網絡,組織有正面影響的活動(pro-social activities),從而透過朋輩之間的正面影響,減少參與高危行為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研究報告
關注課題社會民生、政治、法治
關鍵字公民意識、社區參與、自我效能、自尊感、生活滿意度

Post navigation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
Copyright © 2025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
Powered by BT Research 突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