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整理者 | 梁小欣 |
提交日期 | 21/08/2010 |
發佈日期 | 4/2010 |
研究名稱 | 兒童焦慮情緒狀況調查 |
調查、委託機構 | 香港小童群益會 |
抽樣方法 | 分層抽樣 |
調查方法 | 自填問卷 |
訪問對象 | p.1 – p.6 家長 |
樣本數量 | 1654 |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 受訪家長的管教模式中,35.8%受訪者同意「子女參加的課餘活動,大多數由你們主動安排」。29.7%受訪者(29.7%)同意「你們認識很多你子女的朋友」。 ~ 受訪家長眼中的兒童特質方面,首三項為「飲食、睡眠及個人衛生的習慣很有規律」(65.8%)、「對環境及改變很容易適應」(60.6%)、「經常很有活力,活躍」(59.7%)。同時,56.7%受訪家長認為子女「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易受外間事物干擾」。認為子女「情緒反應很強烈,甚至有上誇張」則有41.0%。 ~ ~ 兒童的焦慮情緒的情況中,55.0%受訪家長認為其子女完全沒有焦慮問題,另有34.5%受訪家長認為有少許焦慮問題,但不影響日常生活。 ~ 當子女被懷疑有焦慮問題時, 68.0%家長因而尋求專業人士的診斷,當中64.7%的診斷地方是公共醫院/服務;而在沒有尋求診斷的受訪家長中,主要原因是不希望子女被標籤(33.3%)。 ~ 0.4%的受訪家長的子女確實曾被診斷為患有焦慮症;72.7%受訪家長在確診之後表示更了解子女,另外,45.5%受訪家長表示更體諒子女的生活習慣,有36.4%受訪家長則表示調整了管教方法及期望。 ~ 有關家長本身的焦慮情緒,82.2%受訪家長不認為出現的擔心或緊張是難以自我控制的,76.3%受訪家長不認為出現的擔心或緊張較一般人多,51.1%受訪家長認為自己是一個容易擔心或緊張的人。 ~ 家長對兒童焦慮症及相關服務的認識方面,問卷中問了家長十條有關兒童焦慮症的問題,超過兩成的家長答對八題(23.2%)和九題(20.9%)。 ~ 65.0%受訪家長認為子女的焦慮情緒是子女功課/學業壓力過大。當子女有焦慮問題時,73.0%家長會與他談些開心話題,舒緩情緒,也有66.6%會與他傾談焦慮的原因。 ~ 當家長向老師提出子女有焦慮問題時,超過三成老師會「著你儘快向醫生求助」(30.8%)或「認為是家長過份緊張」(30.8%)。 |
有關建議 | ~ 政府及相關團體方面:應繼續推廣關注兒童精神健康狀況,尤其是內化行為問題,如焦慮症等;應大力推廣正面處理焦慮問題的態度,鼓勵家長為子女及早診斷,以減低對兒童、家庭以至社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亦需加強家長、社工及老師對焦慮症認識的教育,讓他們能更早察覺兒童的焦慮情緒問題。政府必須投放更多資源,讓有需要的兒童及家庭盡早得到適切的跟進。另外,應加強相關服務,以協助有焦慮問題的兒童和加強對家長的支援工作,包括引導兒童幫助自己、引導家長幫助自己和協助家長幫助兒童。 ~ 家長方面:鼓勵兒童說出心中擔憂或恐懼,並確認他們的感受。避免責備子女,否定他們的情緒,或急於提供意見或方法;引導兒童以符合現實和對自己有幫助的想法去理解引起焦慮的事情;引導兒童以有效方法解決問題,以減低不必要的焦慮;鼓勵兒童做鬆弛練習;以身作則,以恰當的方式處理自己的情緒和生活上的問題;如有需要,應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 學校及老師方面:學校應考慮有效的方法,減少兒童的學習壓力;老師在處理家長的擔憂時,應更加重視家長的監察,更加注意學生的情緒及行為。 |
資料來源 | 研究報告 |
關注課題 | 身心健康 |
關鍵字 | 情緒、焦慮、管教模式、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