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整理者 | 陳昕祈 |
提交日期 | 29/08/2011 |
發佈日期 | 12/2008 |
研究名稱 | 穗港京學生抗逆素質比較研究 |
調查、委託機構 | 香港小童群益會 |
抽樣方法 | 非隨機抽樣 |
調查方法 | 自填問卷 |
訪問對象 | 穗港京三地的 p.4、p.6 及 F.1 生 |
樣本數量 | 香港:1353份;廣州:1087份;北京:1173份 |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 抗逆力 (15-75分,平均分越低,抗逆力越佳,中間值為45):綜合15項,北京學生抗逆力的平均分為31.7分;廣州的平均分為31.9分;香港的平均分為37.4分。個別項目中,如「我經常可以冷靜地處理事情」,北京有62.1%同意,廣州有60.9%同意,香港有41.4%同意;另外在「我相信自己能夠戰勝挫折」,北京有78.4%同意,廣州有73.4%同意,香港有53.2%同意。 ~ 情緒能力 (21-126分,高分較佳):綜合21項,北京學生的情緒能力平均分為65.0分;廣州的平均分為64.5分,香港的平均分為62.2分。個別項目中,如「我知道自己的一些情緒表現(例如大笑或破口大)可能會影響別人」,北京有47.7%認為完全符合,廣州及香港分別有42.7%及33.7%;另外在「當我遇到一些挫折而心情很不好時,我有辦法讓自己心情變得好一點」,北京有45.7%認為完全符合,廣州及香港分別有42.6%及27.9%。 ~ 對中國抗逆文化觀念的認同 (9-45分,分數越高越認同,中間值為27分):綜合9項,北京的平均分為35.7分;廣州的平均分為36.3分;香港的平均分為33.8分。個別項目中,如「有志者事竟成」,北京有45.3%非常同意,廣州有54.4%,香港有45.3%;另外「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北京有38.7%非常同意,廣州有45.7%,香港有22.6%。 ~ 青少年的支援系統 (高分較佳):在「對母親依附關係」(20-80,中間值為50分),北京的平均分為61.5分;廣州及香港分別為59.4分及55.4分。在「對父親依附關係」(20-80,中間值為50),北京的平均分為60.9分;廣州及香港分別為58.6分及54.4分。 ~ 「朋輩支援」(4-24,中間值為14分),北京的平均分為19.1分;廣州及香港分別為18.2分及17.6分。在「老師支援」(5-30,中間值為17.5),北京的平均分為25.0分;廣州及香港分別為24.6分及22.7分。 ~ 青少年對學業、社交及行為操守表現的自我評價 (4-24,高分較佳,中間值為14分):北京、廣州及香港學生在學業表現的平均分分別為17.8分、17.3分及15.8分;在社交表現的平均分分別為16.5分、16.4分及16.5分;在行為操守表現的平均分分別為18.3分、18.5分及17.5分。 |
有關建議 | ~ 以「抗逆力」的培育作為學生輔導及心理素質教育的其中一個核心。建議有關當局和人士從具體實踐中去探索。 ~ 加強「價值觀念」的「德育工作」,並應有效地與原本課程活動內容(香港的「成長的天空」或廣州的「抗逆小穗星」計劃)結合,宜由幼兒或初小階段做起,家長及老師的「身教」角色固然十分重要。 ~ 在未來的情緒輔導或教育中,宜超越一般和基本的情緒認知和處理技巧訓練,更聚焦和深化地針對易動怒衝動和較抑壓退縮的學生進行工作,以求協助他們達到「不卑不亢」的情緒表現,使情緒輔導和教育工作更見成效。 ~ 「學校抗逆文化」的概念宜擴及學校支援系統或校園關愛文化並持續加強,當中涉及師生,朋輩及家校三個次系統的介入工作;社區對學校及家庭的支援作用亦不可忽視。 ~ 直接以「抗逆力」的素質評估及/或其主要影響因素,如「抗逆文化觀念」、對「母親的依附關係」及「情緒能力」等,去辨識有較大服務需要的學生。相對以家庭背景的「危機因素」去識別更可取。 |
資料來源 | 研究報告 |
關注課題 | 身心健康 |
關鍵字 | 抗逆力、情緒、青少年支援、行為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