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整理者 | 文嘉欣 |
提交日期 | 30/06/2010 |
發佈日期 | 10/2008 |
研究名稱 | 成長資本︰成敗歸因 |
調查、委託機構 | 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 |
抽樣方法 | 非隨機抽樣 |
調查方法 | 自填問卷 |
訪問對象 | p.5 – p.6 生 |
樣本數量 | 1347 |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 外在歸因量表,平均總得分是17.52,較問題設計中位數21為低。 ~ 內在歸因量表,平均總得分是19.44,較問題設計中位數15為高。 ~ 自我效能量表,平均總得分為66.71,較問題設計中位數57為低。 ~ 受訪者的成長經驗、日常生活習慣及對家庭經濟狀況的觀感。當中,參與上網的時間每天則平均為1.72小時;對於家庭經濟狀況,59.7%受訪者不認同或非常不認同「自己家庭經濟情況比其他同學差」,認同或非常認同的則有13.4%。 ~ 成敗歸因與自我效能的之間的關係中,受訪者外在歸因得分愈高,其自我效能愈低 (r=0.44,p<0.05)。受訪者內在歸因得分愈高,其自我效能亦傾向愈高(r=-0.23,p<0.05)。 ~ 各變項與成敗歸因及自我效能的關係:在成長經驗項目中的「我能認識到不同興趣的朋友」(r=0.22)、「父母會讚賞我」(r=0.22)、「獲身邊朋友支持及鼓勵我」(r=0.16)、「參與課外時,我會擔任特別職務,如小組組長等」(r=0.17)與內在歸因呈正相關。換言之,成長經驗愈豐富,其內在歸因的傾向愈強,愈相信成敗是決定在自己可控制的因素中。同時,以上因素亦與外在歸因呈負相關(r=-0.13;r=-0.17;r=-0.11;r=-0.12)。換言之,成長經驗愈不足,愈相信成敗是決定在自己不可控制的因素中。 ~ 在自我效能方面,以上因素呈正相關(r=0.28;r=0.24;r=0.28;r=0.24),即成長經驗愈豐富,其自我效能愈強。 ~ 其他項目當中,「每天上網時間」(r=0.15)、「我覺得自己家庭經濟比其他同學差」(r=0.21)及受訪者的年齡(r=0.17)與外在歸因呈正相關;同時與內在歸因(r=-0.11;r=-0.11;r=-0.11)及自我效能(r=-0.08;r=-0.13;r=-0.058)均呈負相關。換言之,上網時間愈長、愈覺得自己家庭經濟比其他同學差及年齡愈大時,其外在歸因傾向愈高,愈相信成敗是決定在一些非自控制的因素中,內在歸因傾向愈低,愈傾向不相信成敗是決定在自己手裡,其自我效能感也愈低。 |
有關建議 | ~ 父母若想改善子女的成敗歸因歸因思考模式,建議多給予子女讚賞、鼓勵結識不同興趣朋友、鼓勵參與課外活動並擔任特別職務、鼓勵及教導子女自行安排及執行溫習時間表、教導子女鼓勵及支持其他同學或朋友。 ~ 若學生的家庭經濟相距較遠,有關人士需要更關注貧窮兒童的實際及心理健康成長問題。 |
資料來源 | 研究報告 |
關注課題 | 身心健康 |
關鍵字 | 成敗歸因、自我效能、成功、失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