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整理者 | 蔣思敏 |
提交日期 | 10/08/2010 |
發佈日期 | 4/2009 |
研究名稱 | 金融海嘯下青年投資態度與行為模式 |
調查、委託機構 |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
抽樣方法 | 便利抽樣 |
調查方法 | 網上問卷、街頭訪問 |
訪問對象 | 18-30歲曾參與投資活動 (公積金和強積金除外) |
樣本數量 | 網上問卷:211;街頭訪問:203;機構同工網絡:112 |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 58.2%受訪者只使用「一項」投資工具,28.7%使用「兩項」,8.7%使用「三項」,3.4%使用「四項」;而首三項最普遍的投資工具分別為「股票」(74.3%),「基金」(39.9%)和「外匯/外幣」(19.8%)。 ~ 在校學生(n=114)中,最主要的投資資金分別是「薪金」(58.8%)和「家人資助」(47.4%);而非在校學生(n=412)最主要的投資資金是「薪金」(97.1%)。 ~ 58.0%受訪者每月的投資金額比總收入為少,24.7%投資金額等於收入,17.1%投資金額多於收入。 ~ 首三個受訪者參與投資的原因分別是「增值財富」(75.7%)、「實踐人生計劃」(47.3%)和「於短時間內賺取利潤」(36.5%)。 ~ 金融海嘯前,首三個考慮因素為「個人可負擔的經濟能力」(81.2%)、「個人可承擔的風險程度」(70.0%)和「產品的風險程度」(43.2%);金融海嘯後,首三個受訪者表示會更多考慮的因素分別是「產品的風險程度」(63.7%)、「個人可承擔的風險程度」(60.3%)和「個人可負擔的經濟能力」(56.1%)。 ~ 受訪者首三個表示會增加的投資策略分別是「學習有關投資的知識」(62.9%)、「投資前詳細分析所投資的產品」(56.6%)和「購買自己熟悉的投資產品」(47.9%)。 ~ 受訪者認為可令自己生活更有保障的首三個因素是「更積極工作」(56.7%)、「更積極儲蓄」(49.4%)和「更積極學習理財知識」(44.5%)。 |
有關建議 | ~ 建議在學青年人重整人生目標,珍惜光陰,專心求學,為將來投身社會作好準備。 ~ 建議年青人在參與投資活動前應認真學習有關投資的知識和了解市場的情況。 ~ 建議學校加強現時的理財教育,以培養他們正確的金錢管理態度和技能,授予正確的理財觀念。 ~ 建議家長不要盲目地向子女提供投資所需的金錢,並需要定期了解他們的財務狀況。 ~ 建議政府和有關團體積極推廣正確的投資觀念和提升市民對風險評估的能力。 ~ 建議家長從小向子女灌輸利用電子貨幣消費的正確態度,教導小朋友視電子貨幣如現金一樣。 |
資料來源 | 研究報告 |
關注課題 | 社會民生、政治、法治 |
關鍵字 | 金融海嘯、金錢觀、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