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整理者 | 陳彥彤 |
提交日期 | 09/04/2014 |
發佈日期 | 6/2012 |
研究名稱 | 華人大學生職業生涯信念研究:以北京、香港、澳門、台北為例 |
調查、委託機構 | 澳門大學出版中心、彭永新博士 |
抽樣方法 | 非隨機抽樣 |
調查方法 | 聯想組合分析、網絡訪問、自填問卷 |
訪問對象 | 北京、香港、澳門、台北的華人大學生 |
樣本數量 | 聯想組合分析:278;網絡訪問:16;自填問卷:689 |
主要數字、結果撮要 | ~ 在聯想關鍵詞中,「堅持」是頻率出現最高,佔25%(出現69次),即每4人就會聯想到1次。 ~ 四地大學生的聯想詞語都是以正向,積極,中性為主;負向,消極為輔。 ~ 四地大學生的職業信念結構有六項共同特點: 整體性:職業信念內容不只關於職業本身,也包含人生多方面內容,例如家庭等;適配性:在選擇工作時,會考慮到個人生活、興趣等方面的相互適配;一致性:職業信念會追求個人與事業、自我、家庭等多方面的交融;多面性:對於不同性別的人選擇工作時,持有多樣看法,例如性別刻板印象和性別角色分工等;發展性:會以長遠眼光看待職業選擇,較注重未來多方面發展,例如自我發展、社會發展等;矛盾性:有自身想法的衝突,例如自己和家人期望的衝突;有不同人之間的想法對立,例如各人的工作目的有所不同。 ~ 四地大學生的職業信念結構有獨特性的差異:台北男生的兵役政策;澳門單一的博彩產業;香港的生計為先趨勢;北京的城鄉地域差異。 ~ 13項變項與職業信念之間的關係:性別:男生比女生更重視他人意見、與同事和上司的關係 (t=2.44,p<0.05)。年齡:20歲或以下的大學生注重工作環境與城市的生活享受 (f=2.69,p<0.05)。年齡越高,對於職業發展具有憂患意識,會善於把握職業決定的最佳時機(f=2.42,p<0.05)。年級:大三和大四對於職業的抉擇,抱持相似的看法(t=-0.36,p>0.05)。學科:社會科學類的學生在選擇職業時,會不太看重家人的期望,抉擇的獨立性較強(f=3.75,p<0.05)。地區:台北學生更重視職業的價值,重視工作與自我的配合 (f=10.57,p<0.05)。香港學生的獨立性較強,在選擇職業時不會太重視家人的意見(f=17.00,p<0.05)。家庭背景:家庭背景為「農」的大學生在職業選擇時,可以接受與自我不適配的工作;家庭背景為「商」的大學生,會更加重視職業的價值(f=5.07,p<0.005)。家庭背景為「工」的大學生,會更重視友情親情的享受(f=2.59,p<0.05)。家中孩子數目:獨生子女在選擇職業時,會重視家人的意見(t=3.65,p<0.05)、會考慮工作環境(t=2.97,p<0.05),以及看重朋友情誼(t= 2.29,p<0.05)。城鄉:北京的大學生(74.3%)會期望走出鄉村,進入城市工作與生活,所以只要能在城市工作,不需要找到適配自己興趣的工作。 家庭經濟:家庭收入較高的學生,會更追求精神生活(f=3.62,p<0.05)。兼職/打工:從不兼職/打工的大學生,在選擇職業時更重視家人的意見(f=7.08,p<0.05)。北京的大學生(68.6%)精力主要集中在學業中,家長不太鼓勵在讀書時期兼職/打工。 職業規則與就業指導講座:有聽過講座的大學生,在追尋人生意義上會追求成就感,及對自己較有信心(t=-3.05,p<0.05)。職業規則與就業指導課程:四地學生中,只是有25%有修讀職業規則與就業指導課程,比例偏低。職業選擇方向:選擇「讀研」的大學生,被選擇「工作/創業」的大學生在選擇職業時,較重視家人的意見(t=8.01,p<0.05)。 |
有關建議 | ~ 鼓勵大學生參與兼職、打工、實習、社會實踐。 ~ 鼓勵高校開設職業生涯輔導與就業指導課程/講座。 ~ 關注特殊意外事件帶來的職業信念變化。 |
資料來源 | 研究報告 |
關注課題 | 工作及職業發展 |
關鍵字 | 職業信念、職業發展 |